在别敦荣看来,“推进高招录取批次改革,直至全面取消录取批次,是高考招生录取改革的方向。”应当将选择权归还给考生和高校,让考生自主选择心仪的高校;而高校也可以自定标准,扩大招录自主权,从志愿考生中选择适合的考生,让双方的意向对等,真正体现教育考试公平。
取消录取批次有助于淡化学历歧视
熊丙奇认为,按照三六九等,把学校分为一本、二本、三本,本身就是对学校的歧视,对于按照层级被招录进去的学生而言,也被贴上了一本、二本、三本等出身不等的标签,也导致民办学校和独立学校在我国高等学校办学中出于被歧视的状况和低人一等的偏见。
学者表示,取消不同批次录取以后,就只有一个本科线,所有的学校都在本科这一个批次里录取。
现在国家明确提出要取消一本、二本、三本,就是给所有学校平等办学的权利,让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
别敦荣表示,高考招生录取是个杠杆。一头是考生,另一头是高校,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必须有利于考生选择到符合自己兴趣和志向的高校,高校也能录取到适合其教育宗旨和特点的考生。达不到这两个目的,高考招生录取办法就不是好办法。
用高考录取分数人为地把本科与高职、高专分隔开,本科的一本、二本和三本院校则按分数由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高分考生,剩下的低分考生被高职高专院校录取。以至于高职高专院校不受考生重视,高职高专院校招生难;另一方面,一些单位的就业门槛高,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被歧视,出现就业难。尽管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呼吁培养“大国工匠”,但是,长期以来,高职高专学院和职业院校的发展出现了恶性循环,目前,很多大国工匠还来自于长期磨炼的工作岗位。
“取消本科三批,推行平行志愿,突破了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批次意识,和人们固有的歧视观念。”别敦荣补充道。
随着一本二本三本的取消,时间越长,人们就逐渐淡化了本科等级的区别。
取消批次对学校和学生是双赢
“把大学人为分等级本身就有问题。把学校划分等级,就是把人划分等级”。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院储朝晖告诉记者,合并录取批次是大势所趋,今后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也该合并。
而取消录取批次的主要困难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和学校利益的牵绊。但是,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应该完全取消录取批次,让学校和学生有更大的双向选择空间。
专家表示,如果国家取消“985”“211”学校的概念,让各学校之间进行平等竞争,估计每个学校都会想方设法办出个性和特色。当前,在“双一流”学校的建设过程中,已经有一些“不入流”的民办学校、独立院校有学科和专业列入“双一流”建设。这样一来,人为给学校划分等级的歧视性做法也会随之改变。